5月22日下午3点,公司在3314会议室举办教学沙龙活动。本次活动邀请王行行、南亚明两位老师担任主讲,分别围绕“AI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”与“老员工方程式赛车制作经验”展开分享,聚焦教学创新与实践育人,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教育的分享与交流。

首先,王行行以《AI在大学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》为主题,分享了AI技术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创新实践。在课堂管理层面,王行行展示了基于AI开发的随机点名与座位分配系统。通过Excel点名册导入姓名库,系统可生成互动网页,支持多时段倒计时、随机滚动点名及语音播报,有效提升课堂参与度。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,王行行演示了根据学习通模板批量生成动力学、运动学选择题及判断题的流程,通过智能识别格式、自动填充题干与解析,大幅降低教师组卷成本。结合学习通的题库管理与自动组卷功能,实现了从“选题—组卷—测试—统计”的全链条数字化。

接着,南亚明以《老员工方程式赛车制作经验分享》为核心,介绍了团队从0到1打造方程式赛车的历程。项目聚焦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实践需求,分阶段实现“有人驾驶电动赛车—无人驾驶智能化改造”的目标。在建设过程中,团队带领20名员工分组完成机械设计、电控开发、仪表调试等8大任务,涵盖悬架设计、电机驱动编程、电池管理等多领域知识,形成“学软件—选型—装配—调试”的实践链条。分享中,南亚明重点回顾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挑战,项目团队不断坚持、不懈努力,通过“专业指导+容错机制”逐步攻克困难。最终成果不仅包括一辆续航20km、时速100km/h的电动赛车,更构建了“机械-电气-测控-智能”跨学科实训链条,为一流课程建设与员工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最后在互动环节,参会教师围绕“AI与教学”“项目实践对员工的培养”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王行行的分享展现了AI在减负增效、精准教学中的潜力,而南亚明的实践则凸显了“做中学”对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。未来,公司将继续推动“AI+教育”深度融合,探索“项目驱动、产教协同”的育人模式,助力教师在数字化转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现双向成长。